移动支付下的智慧生活与小康社会的“亲密关系”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次数:   2017-08-10 16:45:3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推进,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化都在快速推进,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的消费生活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支付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手段升级的表象,更是社会治理、信用体系、金融服务的升级。移动支付的诞生和普及,能够对现金支付形成好的补充。移动支付下的智慧生活将为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新的动力,未来,移动支付或许能在推进解决城乡差距、代际差异、金融服务等这些社会问题扮演重要的角色。

      缩小城乡差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移动支付早已从最早的线上充值、电商交易担保转变为全面渗透至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工具,用户支付习惯逐渐养成。互联网进入金融领域之后,大大降低了支付成本、金融成本,并且在支付方式上缩小了城乡差距。

      2016年,中国城乡移动支付用户比例差异较小,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地级市占比为15.8%;直辖市和乡镇地区分别为14.5%和14.2%。农村和乡镇地区占比合计达31.2%,成为移动支付的重要力量。

      从微信支付公布的数据来看,其核心“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至今已覆盖数百万门店、30多个行业,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来看病、购物、吃饭、旅游、交水电费……移动支付在成为中国人的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

      改变代际差异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最多,为76.4%;其次是31-40岁用户,占比为16.8%;41岁-50岁及51岁以上用户共占比为6.8%。

      移动支付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是,老年群体尚未享受到移动支付生活的便捷性。截至2016年底,中国老龄人口已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绝大部分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支付功能。移动支付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偏好,需要针对性地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设计,改变代际差异。这不仅具有商业价值,同时还有社会价值。

      同时,推行移动支付也要兼顾到其他特殊人群的利益。移动支付仅仅是代表电子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手段的象征,而非用这一方式取代现金。正如微信支付在“无现金日”中所提倡的一样:所谓“无现金”不是完全不使用现金,也不是要用微信支付替代现金,而是以移动支付作为现金的补充,提供智慧的支付选择。

      增进普惠金融活力

      以往的金融体系主要服务于社会顶层的用户和大企业,征信成本居高不下是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症结所在,移动支付或许能够带来新的突破。移动支付的普及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普惠性,让绝大多数的长尾用户也能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

      由亿万消费者的消费信息构成的大数据资源对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有重要意义,移动支付将和传统金融系统一同推进信用体系、金融服务的升级,有利于帮助政府机构构建信用大数据;通过数据沉淀,使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让过去无法从银行借贷的个体也有机会享受小额借贷等金融服务。

      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充当着连接器、工具的角色,帮助政务服务、传统商业连接互联网,升级社会信用的同时,也推进了政府层面信用体系的搭建。移动支付可以帮助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包括支付、理财、融资等,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及时、便捷、触手可及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回归平等、普惠的本质。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支付方式的变革影响尤其深远。由移动支付带来的全新信用体系、金融科技模式和制度体系建设,是中国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也是实现中国梦2.0的加速器。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移动支付助力下的智慧生活无疑为这一伟大的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小康社会 智慧

上一篇:金融部门年中会议透出什么信息?
下一篇:“无现金社会”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