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支付之战远未终极!

来源:支付百科    阅读次数:   2017-11-17 08:46:46   

作者:周伯

在第三方支付市场高速发展不到5年的时间里,市场格局不断地“被定论”。近日又有一篇“支付迎来终极战争”的文章在业内引发关注。文章中提到,随着监管的出手,支付行业风声鹤唳,在加速进入最后的洗牌阶段,绝大多数持牌公司恐怕很难在巨头的缝隙下生存,支付战争已经进入终极。

2011年,支付行业刚发牌之时确实被定义为银行在非金融行业支付服务的补充,主要为小额便民服务,并被加以严格限制。不论是出资人要求,资金管理要求,还是行业合作的禁止,都是超出现有金融行业标准的。这也让一些无法借助其他行业垄断优势的支付机构,越做越小,不能赚钱就只能铤而走险做灰色生意,也出了一些风险事件。

不过,行业的发展也很快超出了补充的定位。例如支付宝账户下挂余额宝整体余额已经超过了主要股份制银行的存款余额;收单上,同时部署扫码和刷卡的商户,扫码量是刷卡量的三倍。相对于银行和银联的缺乏创新,支付行业潜力巨大。

但如果就因此认为这个行业格局确定,终极战争就在两家,还是言之过早了。

事实上,信息时代的世界变化迅速,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深化才刚刚开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即便是支付这样的不算新的市场,与当年也完全不一样。2011年谁又能想到移动支付作为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与共享经济(单车),高铁和网购已经逐渐成为老百姓感受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幸福感来源之一。谁能说网购和共享经济也已经发展成熟,终极之战已经展开?谁又能说,中华民族已经完成了伟大复兴的大业,中国梦已经实现了呢?

即便就看支付行业,当初发牌时,很多人认为支付宝已经占据市场绝对份额,牌照就是为它发的,给个名分,其他都是陪跑。但2014年,腾讯凭借互联网社交服务平台“微信”,突然发力,从红包到线下扫码收单,旗下支付企业财付通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了市场主要玩家,份额逐渐逼近了支付宝。

同样的情况,现在大家说的财付通、支付宝盘踞了90%份额的市场,俨然就像2002年的网购市场,彼时的易趣占据了95%的份额,又能怎么样呢?现在这个所谓的支付市场,其实还远远小于它能够服务的所有场景交易,支付宝和财付通目前勾勒出的C端支付市场路径只能说是整个支付场景服务的冰山一角。而在这之外是一个数百万亿、乃至千万亿量级的更大战场,未来这个市场的核心参与者,也一定不会只有支付宝、财付通。

支付的战争不仅远未结束,其实才刚刚开始。

支付市场的边界有多大?

支付产业一方面是零售等实体行业互联网化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实体经济中的买方和卖方的资金,也开始承担起为非银行的金融零售提供支付服务,例如贷款直达,基金保险直销等,成为连接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主要桥梁。它的运转效率越来越直接地关系到互联网时代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效率。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让一切开始对消费者直达,也就是所谓的去中介化。经济社会的运转效率快速提升,加上高速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随身服务成为可能,这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业,已经成为了消费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正在成为消费金融的瓶颈。这是第三方支付出现,以及经过这么多年,迅速蓬勃发展的底层原因。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正好结合了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创性能力,使得中国的移动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的主要形式,经过三、四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开始走在世界前列,引领了世界支付行业发展。

如果我们把支付行业目前服务的两个市场分开来看,就能够大概知道这个支撑行业的潜力有多大。

先看一组对比数据,根据2013-2016央行《支付体系运营总体情况》中披露,2016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31154.74亿笔,金额741.8万亿元。而据第三方机构艾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58.8亿,由于支付资金绝大多数出自银行卡,是包含在那741.8万亿里的。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过380%,还是只占银行卡交易的很小一部分,不到十分之一。

这说明什么呢?移动支付的市场空间,其实还有很大,远远超过支付宝、财付通带给我们的认知和空间。即便还是定位在补充,这个补充也还很小,而且还相对集中。

在移动支付普及的时代,我们也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人挤在银行网点办理业务。这一方面说明银行的科技和产品体验水平还不足以服务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部客户;另外一方面,银行网点业务办理效率低下,职能僵化,导致排队时间长,部分业务还需要长途跋涉去指定的分支行才能受理,消费金融服务效率仍旧处在十几年前的水平。十多年来,在媒体和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围绕银行服务的抱怨和投诉依然层出不穷。这也说明,居民所获得的金融服务水平和生活幸福感提升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远没有被解决。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在他的演讲《毕加索的鱼——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颠覆》里就提到,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是冲击是颠覆性的,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其影响已经产生。他表示,贷款、存款、账户管理等表内业务,金融科技都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金融科技企业向表内业务的蚕食和进攻,只是个时间问题。”

朱民所指的金融科技对银行冲击的最核心战场,就在支付市场。因为支付所承担的资金往来职能和追求的资金流动效率,是所有金融科技的根本。是“金融科技企业向表内业务蚕食和进攻“的核心工具,是支撑起存投保贷等业务零售直销的基础工具,并且也将代替银行成为这些业务之间资金流转的关键用户工具。

从未来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在零售消费支付之外,支付金融化的趋势必将加快,而零售银行未来的这几百万亿的战场,也必将将被支付业蚕食。曾有支付业内高管预测,到2020年支付企业和零售银行双方的市场份额将会呈现分庭抗礼的局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的开放,监管也逐渐认识到以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给国民经济所带来的重要价值:不仅支撑了电商乃至于各行各业的互联网+的深化和变革,也推动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达到目前领先世界的发展地位。而最初的补充定位,也逐渐可以走向舞台中间,扮演推动传统金融变革和服务于互联网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主要角色,与银行等传统金融业一起加速促进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而这样一个金融支付的大市场,除了支付宝、财付通,平安、京东、百度等传统金融企业或者后来者也都有可能加入相分庭抗礼。

支付的另一面连着企业和商户,除了居民生活,移动支付产业的赋能必将更广更深。和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一样,支付的未来需要高度服务实体,通过专业化的金融技术手段,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帮助实体经济完成互联网金融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行业监管有待清晰,空间巨大

其次,再从支付企业的生存现状和监管之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谈谈支付行业未来的机遇。

相较国内的电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支付行业里的商业世界则更加神奇,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内的支付市场存在有银行与支付机构、二维码与NFC之间的竞争,还有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及即将出现的清算组织的竞争,其中支付机构间的竞争最为不平衡。

根据艾瑞的2017年上半年数据预估,2017年整个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约超过120万亿。在现有的机构中,年交易额超过10000亿的支付公司有三家,支付宝、财付通、和平安壹钱包。其中支付宝因为淘宝的转移支付盈利较大,超过百亿,财付通和壹钱包赢利很少。而交易规模在5000亿-10000亿的有5家,其中盈利的有4家,都在亿级,甚至不到。

还有绝大数小支付平台,由于缺乏规模效应,欠缺公平的市场参与机会,盈利甚至生存都相对艰难。很大原因是欠缺公平的市场参与机会,例如来自拥有市场绝对支配地位的行业巨头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挤压。

譬如支付巨头凭借在市场的天然支配地位指定支付服务行为,形成不公平竞争。以支付宝为例,其主要服务的电商平台淘宝,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对商户都要求绑定支付宝作为唯一支付工具。而腾讯旗下的QQ和微信则绑定财付通作为唯一支付工具,就是这种现象。

再或者,通过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转移定价和支付,可以让某些支付机构,在公开市场的竞争上采取低于成本价,甚至免费或额外补贴的方式争夺商户资源。比如支付宝线下支付交易中对用户的奖励金和微信支付中的鼓励金;以及对商户的免费收单和提现政策等,并要求商户签署排他性条款:如我们在杭州看到部分商户被要求只能使用支付宝支付收单、深圳区域只能选择微信支付收单就是这种现象。

由于捆绑服务、限制竞争、排他性条件、关联补贴等垄断行为,导致很多独立中小机构无法参与行业的公开竞争。再加上原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号令)禁止支付机构备付金互通,使得中小机构也难以联合提供服务,进而几乎彻底丧失为主要的用户群体提供服务的机会,只能转向垂直小行业提供边缘化的服务,盈利空间非常有限。

在央行监管政策日渐清晰和明确之下,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控也必将有所体现。如果淘宝的垄断地位不再帮助支付宝进行排他性竞争,微信不再只接受绑定财付通,整个行业将真正迎来开放和发展的一天。

如果我们参考国内外的互联网行业,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反垄断案先例。以著名的微软反垄断案为例,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网络浏览器软件,被欧盟认定涉嫌市场垄断,用拥有的操作系统市场支配地位剥夺用户的其它选择权。国内也有著名的3Q大战,最终以最高人民法院判定奇虎360的行为损害腾讯的竞争优势,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对腾讯进行赔偿。

但整体来说,国内的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案例还是太少。支撑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要素是创新和公平,而关键的法制要素就是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是保证创新和公平的核心基础。

银行业也曾经历过从工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一家独大到整体银行业百花齐放的过程。当大部分商户都用工行的POS机时,谁会愿意办一张其他银行的卡?可以说没有银联的出现,就没有现在的招行和民生等充满活力的股份制和民营银行。无论如何,一个健康的产业一定是充分竞争和足够开放的,而监管层也明显意识到了这点。今年6月,央行成立网联平台,在监督市场之余,加速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竞争市场。网联的成立和运行,对整个支付行业提升效率、控制成本,构建稳健的基础设施、提升金融稳定性都有重要意义。

而开放的市场也将大幅度降低中小机构的压力,带来更多参与市场的机遇。对中小机构而言,可以通过更专注于业务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自身所长,自由组合线上线下业务高度参与市场。

目前,银联和网联都已经在着手研究制定通用的二维码支付技术标准。未来如果二维码标准实现统一,跨机构支付和收单开放清算,对于支付宝、财付通之外的支付机构,尤其是中小支付机构将是颇为利好的消息,也将会是引发行业市场新一轮变革的焦点。

当然,再大的蛋糕,也要你吃的到。再好的未来,也要你注意脚下。在巨头之外,是否可能涌现更多的支付企业破解现有的市场格局,还需要拥有高超的服务技术和水平、能力,而中小支付公司也需要沉下心来,从提升用户服务出发,方能在市场的锤炼中成长。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必将为支付行业带来更强的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支付效率和体验,从而更专业化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普惠金融。我们相信,中国移动支付产业未来的发展成就和在国际市场的领先水平,将使整个行业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成就和显著标志,成为一张代表中国领袖世界的国家名片。

支付之战的3.0时代,一定会更加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终极 深度

上一篇:扫码支付和刷卡POS的关系:替代还是融合?!
下一篇:凭什么支付机构要为捆绑销售的金融产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