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正式发文鼓励“聚合支付”

来源:和富头条    阅读次数:   2017-07-28 15:00:45   

近日,央行下发银发201745号文件《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重点针对聚合支付而来。

 

 

政策解读

文件首先从鼓励创新维度,对改善商户服务体验进行了肯定。主要三个方面一是综合支付解决方案,也就是支付+的概念;二是不断提高支付服务效率和体验,明确提出了鼓励聚合支付,对于聚合支付给商户的价值给出了明确肯定;三个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要求,再次明确商户不得把手续费转嫁给用户,央妈真是棒棒的!

在此基础上,文件对于聚合支付部分乱象进行了规范。对于无牌的聚合支付服务商,收单机构应当按照外包服务商进行管理。制度依据就是收单管理办法以及外包管理的办法。总体而言,就是商户审核、协议、对接、交易处理、资金清算、风险、差错处理啥的都应该是收单机构自己干的事。服务商一旦介入资金,那就是二清了。

最后,央妈从行业自律和违规处罚两个维度提了要求,强调了违规举报。后续发财致富多了一条路:)

影响

1聚合支付正名,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在年初的2017支付业务10大猜想中已指出,聚合支付是二维码时代联网通用的新形式。预计这个文件发布后,原来还在犹豫的银行以及支付机构都会向聚合支付扑上去。。。实际上兴业、民生、中信、浦发等很多银行早就已经开始干了。。。从某大行客户交易数据看,一家龙头支付机构已经搞了了200多个银行类的合作接口了。。。

2.不管金矿能不能挖着,卖铲子的总是受益的,利好聚合支付服务商,如前一阵刚说20亿要收购威富通的华峰超纤,智能POS制造商新大陆、新国都之类的。。。

3. 线上线下融合背景下产业链定价机制亟待完善

众所周知,国内线上线下支付原来是两个分割的市场,2016.9.6费改前,线下有央妈及发改委定价,如餐饮类POS给商户得1.25%,当初7:2:1的产业链玩家分润机制也比较完善。线上是个完全竞争市场,支付机构与银行两两背对背谈判对接,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玩家显然能谈出更优惠的协议,在这背景下,龙头支付机构的通道成本相对线下明显要低。在此基础上,以二维码支付的形式切入线下,以千六左右价格去抢1.25%的餐饮商户,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有丰厚的利润去补贴C端客户撬动线下市场。。。所以才看到支付机构二维码线下商户数量看餐饮占了半壁江山,才看到央妈、发改委的9.6价改,放开了商户端的费率,一方面降低了商户成本,一方面一定程度减少了这种监管套利。。。

然而套利也只是减少,并未消失。作为首单机构而言,在2016.9.6费改后,线下POS刷卡得给发卡行借3.5(封顶)贷4.5(不封顶),还得给转接机构一点,综合下来成本不会太低;但是聚合支付上来之后,支付机构通常最低是0.2%通道成本。举个贷记卡例子,客户刷卡收单机构通道成本0.45%,走支付机构二维码0.2%,明显走支付机构通道利润更丰厚,龙头支付机构会笑看大伙帮他搞商户拓展坐等收钱,被旁路的银联再次哭晕在厕所。。。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实际上还是因为线上通道成本应用于了线下套利导致,未来各个行业玩家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实体商户面对面收单交易的,统一按照9.6价改的规则走,不管二维码还是刷卡也好或者将来更先进的手段也好,本质上没区别。。。这个问题比较考验监管智慧与安排,拭目以待。。。

什么是聚合支付?

聚合支付,也俗称第四方支付,我理解的是聚合多家支付通道,多种支付方统一对外提供一个对接接口,有支付需求的商户只要嵌入聚合支付公司封装好的SDK后就可以同时使用聚合支付后面对接所有支付通道。

具体的第三方支付通道账号什么的还是要商户自己开通,聚合支付提供的是一种聚合多家支付通道的服务,只是通道,不涉及商户的资金结算问题。

所以,它本质上提供的是一种纯技术服务。

聚合支付目前市场上分成4大类

1、技术集成类的,像ping++这样的,只做技术整合,不动资金,多次签约,支付渠道单独签约;

2、是机构转接类,比如天工收银,和银行合作,资金银行托管,只做信息的二清;

3、机构直清类,一般是金融企业或三方支付机构,如民生银行、恒丰银行等,一次签约,做信息和资金的清算;

4、资金二清类的,属于要重点监管的,就是以大商户的模式接入,然后再给小商户清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农商银行徐家琨:银行Ⅱ、Ⅲ类账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下一篇:人体植入移动支付芯片已经实现: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