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植入移动支付芯片已经实现: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

来源: 新浪财经    阅读次数:   2017-07-28 16:32:14   

  近日,美国一家名为Three Square Market的科技公司计划在员工手中植入米粒大小的微芯片,可以实现移动支付、计算机登录、门禁卡等功能。据悉,这种芯片的体积非常小,可以轻松植入手中,它甚至还包含了GPS功能。

  这一计划将于81日开始实施,Three Square Market由此将成为美国第一家向员工提供芯片植入服务的企业,虽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早在2004年就批准了这种设备。在此之前,比利时和瑞典的一些初创企业已经进行这种实验。

Three Square Market总部位于威斯康星州,从事休息室用品及软件研发工作。该公司CEO托德-韦斯特比(Todd Westby)表示:“我们认为这样做有助于推进创新,就像最近几个月无人驾驶汽车所做的那样。”

  他表示,他的公司不会强制给员工植入芯片,而是由员工自愿选择,预计将有超过50名员工自愿接受植入,每次植入的成本约为300美元。韦斯特比本人和他的家人也将这样做。

  韦斯特比解释称,通过在手中植入微芯片,人们可以不再需要信用卡或手机支付系统,人们在超市进行结算的时候,扫描一下手部即可轻松完成。相对于目前的手机支付系统来说,整个流程中的区别只是将手机换成了自己的手。

  韦斯特比表示,用注射器将一枚米粒大小的微芯片植入人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皮肤下面,被植入者基本不会有疼痛感。他还特别强调,芯片内的信息都经过加密处理,非常安全,并且“绝不会用于GPS追踪”,因为这种设备只有在6英寸范围内才能被感应读卡器感应到。

  或许,未来人们转账可能只要握下手,进入超市商场只需要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完成支付 

 

来源:搜狐

73日,腾讯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教授以“第三方支付体系建设与运行”为主题,全面阐述了第三方支付的地位、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监管环境及演进趋势,及金融科技浪潮下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等重、热点问题。

以下为杨涛教授分享的部分核心观点:

01

第三方支付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FMIs)是当前最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金融研究领域,支付、清算与结算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习总书记关于十三五规划的解读中,首次提出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重要的支付系统、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与托管机构等,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现阶段,与日益增长的经济金融创新与发展需求相比,我国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关注的对象包括支付系统、中央证券存管、证券结算系统、中央对手方和交易数据库。我国支付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和间接主导的体系、第三方支付机构体系和证券清结算体系构成。

从支付工具视角,可分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两大类,非现金支付包括票据、银行卡和其他结算业务。电子支付、网络与非现金支付在概念上不同,数据统计时有所交叉和重叠。

总体来说,我国电子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势头迅猛。在第三方网络支付交易规模中,互联网支付是最主要的业务类型。对比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份额,银行仍是支付清算主渠道,在大额支付、单位资金结算和跨境支付方面占据主导优势。

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呈现几个特点:一是用户规模不断扩张,移动支付用户增速更快;二是交易规模仍呈现快速增长,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更为迅速;三是在交易规模结构细分中,个人应用在2016年异军突起,场景不断多元化。

与此同时,现阶段第三方支付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备付金管理问题、业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客户信息使用问题、市场退出机制建设问题等。在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上,技术因素、政策与规则因素、生态因素将持续影响市场发展,而增长、转型、并购、小额、创新、规范则成为关键词。

02

监管环境及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支付行业监管体现几个特点,一是风险控制仍是全球支付行业监管的重点,包括各国加大对银行、支付机构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审查力度,提高信息安全标准,推动实时支付降低渠道风险,提高流动性保障要求;二是规范行业秩序、提高透明度是另一项重点工作,包括对特定支付产品行业竞争进行规范,统一收费标准并提高收费透明度等;三是全球和区域性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四是支付监管伴随技术创新不断发展。

2016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第三方支付行业有关的监管政策,针对性的监管行动有序开展,行业自律规范陆续发布。

未来政策趋势与重心,可归纳为“1个平衡、2个重点、3个方向、4个原则、5个保障

1个平衡,即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防风险、促规范、保安全是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持续推动支付清算创新与发展是题中之义。

2个重点,即支付工具、支付行业,是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着眼点。支付工具是支付体系的核心元素,支付行业是支付体系的运作载体与平台。

3个方向,即国际、本土、共赢。国际:包括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层面,走出去是更好服务中国居民和企业的走出去,引进来需了解国际化规则。本土:支付+”愈发受到关注,即在支付基础上所附加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从而成为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三方支付监管趋于严格规范的形势下,支付机构将越来越多地调整业务发展方向,以小额、便捷的支付业务为中心,拓展综合化多元化金融服务。共赢:共赢发展成为主线。现代基础设施的基本特点,就是趋于互联互通,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也将更突出开放、平台、融合、共享特征。在支付的账户、渠道、手段、组织、模式等众多方面,合作共赢做深市场做优生态将成为重中之重。

4个原则,即创新监管方式,实现分类、分层、奖优罚劣;短期整治加上长效机制和顶层设计;强化技术与业务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自律机制的作用。

5个制度保障,一是基于国家支付体系的战略视角,需要统筹安排,构建多层次新型支付市场,一方面需要从全局看问题,注重多重目标协调,另一方面,在法律、监管、治理等各方面,都需要加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建设,有效应对功能日益复杂的支付清算设施。二是优化支付市场供给与培育有效需求,改善支付体系的稳健性弹性。就零售支付而言,有效供给更需强调结构与质量,而非唯数量论。就需求而言,需要培育居民、企业和其他机构的有效支付清算需求,认清过于花哨和短期过渡性需求的局限性。三是处理好平台化与垂直化、国有化与民营化等基本关系,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四是真正推动支付行业转向扎实的金融科技驱动。面临新技术时代的重要转折期,需真正把科技驱动作为支付服务创新的核心动力,强化金融科技的正外部性,正视基础技术研发、技术标准化等层面的不足之处。五是三路并进完善支付消费者保护机制。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完善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依据、工作思路、方法与模式,提高违规成本;需要协会等自律组织、社会组织等,共同致力于形成良好的行业氛围;需要提升支付消费者的专业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03

金融科技浪潮下支付清算行业发展前瞻

在金融科技方面,通过对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领域的观察,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金融科技的热潮在全球涌现,而且近几年快速增长;二是因种种原因,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科技应用并未如我们想象中那样普及,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三是中国之所以成为弄潮儿,可能是资本驱动、电商经济扩张、监管宽容等因素所致,其中不乏短期因素。

未来金融科技可能的落地模式,一是传统金融业态在金融科技的支撑下,有可能出现全新的要素特点,如英国Atom Bank这类完全基于手机APP的银行。二是可能会产生许多利用金融科技做金融小而美的中前台业务的机构,在金融产业链中拥有自己的分工定位。三是出现着眼于金融垂直生态、金融全产业链控制的新金融巨头。四是作为小型金融科技企业,纯粹为现有金融体系提供新技术外包,而不涉及金融业务自营。五是单纯做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层面的改造,提供平台化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新技术将全面影响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包括支付工具、交易模式、清结算流程、支付中介与组织、支付账户体系、监管政策等等。

在工具层面上的创新,包括一般非接触式支付创新、智能穿戴设备支付创新、生物识别技术支付创新等,以及新近出现的无支付环节的虚拟支付方式创新和设想,即融合支付安全和支付效率的综合性支付技术创新,例如,将个人生物特征识别与云计算等技术结合,无需中间环节的个人身份、账户和信用水平等识别,消灭支付载体,直接完成支付,如亚马逊16年底推出的Amazon Go

在创新路径上有一些共同特征,即围绕支付安全,利用各种网络虚拟技术,开发各种摆脱传统有形的身份、资金认证载体约束的新技术,让支付变得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让支付不受外在载体和中介的约束,大大降低支付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我们可以借助新技术解决现有支付体系的诸多难点,包括进一步降低复杂性(尤其是涉及到多个参与方的跨行、跨境交易)、改善端到端交易速度和资产可得性、降低多个交易记录持有方的沟通成本、提高交易记录的透明性和不变性、通过改善数据管理提高网络灵活性、降低运营和金融风险。

总体来说,支付创新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支付的去现金化,节约社会成本,促进互联网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重构金融交易过程并整合金融服务功能。

在未来,金融科技改变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依然是支付清算,即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金融科技公司能否实现蜕变,关键在于能否构建不可逆的新商业模式。如果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话,理论上支付创新不能改变长期消费水平。

从实践角度来看,支付创新形成的商业模式必须不可逆,才有可能固化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而不可逆的商业形态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支付偏好、传统商业企业对互联网的接纳程度和对自身经营的改变程度。

而支付创新是否能真正让客户和资金脱媒,使金融科技公司蜕变为新型金融中介,一方面取决于新型商业模式产生的客户依存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金融监管主体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和监管。


相关热词搜索:食指 拇指 芯片

上一篇:央行正式发文鼓励“聚合支付”
下一篇:金融改革背景下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