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丨案例23丨警惕!手机一开这功能,账户上钱都成骗子的了

来源:    阅读次数:   2023-09-06 16:06:20   

一、案例简述

8月初,张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电商客服”,说张先生在该公司金融平台上有一笔贷款没还,张先生起初并没有理会,他告诉对方自己并没有申请任何贷款。

对方并不罢休,三番五次地让张先生配合消除贷款记录,并称如果不消除的话,张先生的征信会受到影响。张先生当即表示不相信,挂断了电话。没过多久,张先生又接到另一号码打来的电话,称该公司已采取措施,让张先生编辑指定内容的短信并发送到指定号码冻结微信。张先生满腹疑惑,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发现微信账号果真显示异常无法登录,就相信了对方。在对方引导下,张先生下载某网络视频会议APP,进入对方指定的网络会议室并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此时,对方声称,张先生需要把支付宝账户余额清空才能消除贷款记录。张先生不再怀疑,将余额提现转到自己另外一张银行卡上。

张先生万万没想到,由于他在转账期间开着“屏幕共享”功能,等于无意中将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全部泄露给了骗子,导致所有存款都被盗取,损失6万余元。发现被骗的张先生立即报了警。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二、套路解析

办案民警指出,手机的“屏幕共享”功能相当于录屏操作,会把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受害人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相当于给诈骗分子直播自己的隐私。受害人一旦在骗子诱导下使用此功能,即使骗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所有信息,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目前,利用手机“屏幕共享”功能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已经出现在冒充公检法、网络贷款、冒充电商客服等多种诈骗类型之中。关键在于,骗子都是通过诱骗受害人开通“屏幕共享”方式,来实时监控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操作,以此获取受害人的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最终将资金转走。

三、提示

一、不要和陌生人使用“屏幕共享”功能,一旦使用该功能,对方就能看见你在手机上的所有操作,包括输入密码;

二、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密码、支付验证码等信息;

三、勿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勿下载来源不明的手机软件,更不要在陌生网页上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四、如果不慎被骗,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立即报警。

 

(来源:交汇点新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2年丨案例22丨堵截“失信将入‘黑名单’”为由的诈骗
下一篇:2022年丨案例24丨“我给外孙汇钱关你什么事?”大爷欲汇13万元遭银行拒绝,原来……